"爸,这电费单是不是弄错了?"王磊盯着手里的纸张,数字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白光。
王大爷放下搪瓷缸,茶水溅出几滴落在地砖上:"没错。
""一千八百多块?您家又不是工厂。"
老人站起身,拐杖在地面敲了三下:"小崽子少管大人的事。"
门外楼道里传来拖鞋的摩擦声,很轻很慢,像是有人在偷听...
01
十月的黄昏,梧桐叶正黄,王磊握着那张电费单站在父亲的单元门口。1827元,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超过一千五的数字。他按下四楼的门铃,等了半分钟才听到里面传来拐杖敲地的声音。
"谁啊?"
"我,王磊。"
防盗门的猫眼里射出一道光,随即是连续的开锁声。王大爷穿着灰色的中山装,袖口已经洗得发白,脚上的老布鞋踩在地面无声无息。
"怎么这时候来了?"老人侧身让儿子进门,目光在那张电费单上停留了一秒。
展开剩余97%"爸,您看看这个。"王磊把单子递过去,王大爷接过来看了一眼就放在茶几上,那张桃花心木的小茶几已经用了二十多年,表面的漆斑驳得像老人脸上的年斑。
"看见了。"
"一千八百多块啊,您平时用电有这么多吗?"王磊坐在沙发上,弹簧发出轻微的嗡鸣声,"上个月我刚给您换的节能冰箱,空调我看您也不常开。"
王大爷重新坐回那张藤椅,椅子发出吱呀的声响。他端起搪瓷缸喝了一口茶,茶水已经凉了,漂着几片茶叶和一层薄薄的油花。收音机里传出评书艺人的声音,正讲到武松打虎的段落。
"楼道线路老化,电工来看过了。"
"哪个电工?什么时候来的?"王磊掏出手机,"我打电话问问他。"
王大爷突然伸手按住儿子的手腕,老人的手指关节粗大,像干枯的树枝:"别瞎折腾,我自己的房子我心里有数。"
王磊挣脱父亲的手,起身在房间里走了一圈。客厅的灯都亮着,三盏吸顶灯加上两个台灯,虽然是下午六点,但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厨房里的抽油烟机呼呼地转着,但灶台上什么都没有。
"爸,您这些电器都开着干什么?"
"习惯了。"王大爷的回答很简单,他重新拿起搪瓷缸,缸底磕碰茶几的声音很脆。
王磊走到父亲的卧室,床头柜上放着几个药盒,他拿起其中一个看了看,是降压药,但包装和上次见到的不一样,标签上的剂量增加了一倍。
"爸,您的药换了?"
"医生调的。"
"血压又高了?"
"没事。"
王磊放下药盒,看到床头还插着一个电热毯的插头,但现在是十月份,天气还没有冷到需要电热毯的程度。他正要开口询问,王大爷从客厅喊道:"别在我房间乱翻。"
父子俩吃晚饭的时候话不多,王大爷烧了两个菜,一个炒青菜,一个咸菜炒肉丝。菜的味道和以前一样,但王磊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饭后他帮忙收拾碗筷,发现厨房的电饭锅、微波炉、电磁炉都插着电,指示灯亮着红光。
"爸,这些电器不用的时候可以拔掉插头,省电。"
"太麻烦。"王大爷正在洗碗,水龙头开得很大,水花溅到围裙上。
王磊想说什么,但看到父亲佝偻的背影,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帮忙擦干碗筷,放进碗柜里,动作很轻,尽量不发出声音。
临走的时候,王磊再次提到电费的事:"爸,要不我找个电工来检查一下线路?"
"不用。"王大爷坐在藤椅上,重新打开收音机,评书已经结束,播音员在报明天的天气预报。
"那您平时注意点,该关的电器就关掉。"
"知道了。"
王磊走到门口,回头看了一眼,父亲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搪瓷缸冒着热气,但老人的脸在光影中显得有些模糊。他正要开门,突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电视的声音,但声音很小,像是怕吵到别人。
"对门的周大爷还好吧?"
"还行。"王大爷端起茶缸,茶水晃动,发出轻微的声响。
"上次见他好像瘦了很多。"
"老了都这样。"
王磊点点头,推开门走了出去。楼道里很暗,声控灯坏了很久,只有从各家门缝里透出来的光线。他走到电梯口,按下下行键,等电梯的时候听到四楼传来敲门的声音,很有节奏,三下,停顿,再两下。
02
周末王磊带着妻子和八岁的儿子来看爷爷。
妻子买了老人爱吃的酱鸭和桂花糕,儿子抱着新买的拼图玩具。秋天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但房间里所有的灯都亮着,显得格外刺眼。
"爸,大白天开这么多灯干什么?"妻子笑着问道,她把东西放在茶几上,动作很轻。
"习惯了。"王大爷的回答还是这三个字,他从厨房里端出切好的水果,苹果片已经开始氧化,边缘泛着黄色。
王磊走了一圈房间,发现所有的灯泡都换成了100瓦的白炽灯,客厅的空调外机在32度的午后竟然在运转,呼呼的声音从窗外传来。
"爸,您这是跟电费有仇啊?"儿媳妇开玩笑地说道。
王大爷突然提高了声音:"小孩怕热!"
但孙子明明在房间里玩平板电脑,身上穿着长袖T恤,压根没有出汗的迹象。王磊和妻子对视了一眼,都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下午的时候,王磊陪父亲下楼遛弯。小区里的梧桐叶子黄得正好,风一吹就飘洒一地。王大爷走得很慢,拐杖在地面敲击的声音很有节奏。他们在花园的石凳上坐下,看着孙子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爸,您最近身体怎么样?"
"还行。"
"药按时吃了吗?"
"吃了。"
"血压稳定吗?"
"稳定。"
王大爷的回答总是很简单,他看着远处的儿童游乐区,那里有几个老人在带孙子玩耍,说笑声传得很远。
"对门的周大爷最近怎么样?好久没见到他了。"
"不常出门。"王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身体不好。"
"他不是中风了吗?"
"嗯。"
"儿子不在身边照顾?"
"在外地工作。"
王磊想起上次见到周大爷的情形,老人坐在轮椅上,左半边身子明显不能动弹,说话也有些含糊。他们做了二十多年的邻居,以前经常一起下棋聊天,现在却很少见面了。
傍晚回到家里,王磊帮忙做晚饭。厨房里的电器依然都开着,电饭锅、微波炉、电磁炉、豆浆机,甚至连很少使用的烤箱都插着电。他试探性地问道:"爸,这些电器您经常用吗?"
"偶尔用。"
"那不用的时候可以拔掉插头啊。"
"插来拔去的麻烦。"王大爷正在切菜,刀工还是很利索,土豆丝切得粗细均匀。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新闻联播刚结束,开始播放电视剧。王磊注意到父亲时不时地朝门外看,好像在听什么声音。
"爸,您在听什么?"
"没什么。"王大爷端起茶缸,里面的茶水已经见底,几片茶叶贴在缸壁上。
晚上十点多,一家人准备回去,王磊突然接到物业的电话。
"王先生,您家的总闸跳了,我们需要上去看一下。"
王磊让妻子和孩子先回去,自己跟着物业师傅上楼。电箱在楼道的转角处,打开之后发现总闸确实跳了,而且有一股焦糊的味道。
"过载了。"物业师傅检查了一下线路,"您家最近是不是接了什么大功率的电器?"
王磊摇摇头,正在这时,王大爷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着绝缘胶带,已经用了大半卷。
"爸,您在修什么?"
"没修什么。"王大爷蹲在电箱前,检查接线口,动作很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王磊仔细观察,发现电箱里的线路有些异常,除了正常的入户线之外,还有几根线的走向很奇怪,其中一根绝缘层有明显的烧灼痕迹。
"爸,这些线是怎么回事?"
王大爷突然站起来,膝盖撞到电箱的铁门,发出砰的一声闷响:"关你什么事!"
物业师傅有些尴尬,合上电闸后就离开了。王磊想要仔细查看线路,但被父亲挡在身前。
"没事就回去吧,别在这里瞎折腾。"
"爸,这线路有问题,万一出事怎么办?"
"不会出事。"王大爷拿着胶带回到房间,留下王磊一个人站在楼道里。
夜风从楼道窗户吹进来,带着深秋的凉意。王磊看了看电箱,又看了看父亲紧闭的房门,最终还是下楼回家了。
路上他一直在想电箱里那些奇怪的线路,还有父亲反常的举动。虽然老人脾气一向固执,但今天的反应确实有些过激。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十一点了,妻子正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温馨的画面让他暂时忘记了刚才的疑惑。
03
连续三天,王磊的手机都收到了催缴电费的短信。第一天是提醒,第二天是警告,第三天已经威胁要停电了。他实在忍不住,决定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找电工来检查一下线路。
周四上午,王大爷像往常一样去公园下棋。他每天九点半出门,十一点半回来,这个习惯保持了很多年。王磊等父亲出门十分钟后,带着电工师傅上楼。
电工姓张,五十多岁,是王磊朋友介绍的老师傅,干了二十多年电工活。他检查了室内的所有线路,又看了看电箱,皱着眉头说道:"线路本身没问题,但是用电量确实异常。"
"您看这些接线。"张师傅指着电箱里的几根线,"这条线好像接到对门去了。"
王磊凑近一看,确实有一根线的走向很奇怪,从电箱里出来后沿着墙根延伸,最后消失在墙体里面。按照线路的走向,这根线应该是通向对门的。
"这是什么时候接的?"
"不清楚,但从绝缘层的老化程度看,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张师傅用万用表测试了一下,"这条线有电流,说明对门在用你家的电。"
王磊正要追问详情,突然听到楼梯间传来拐杖敲击的声音。他赶紧让张师傅收拾工具,但已经来不及了。王大爷拄着拐杖出现在楼道里,看到电工正在摆弄电箱,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谁让你们动我家电的?"老人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拐杖在地面重重地敲了三下。
"爸,我就是想查一下为什么电费这么高。"
"滚出去!"王大爷推开张师傅,虽然力气不大,但态度很坚决,"都给我滚出去!"
张师傅有些尴尬,收拾了工具离开了。王磊想要解释,但父亲已经关上房门,任凭他怎么敲门都不开。
当天晚上,王磊又来到父亲家,这次他带了一个工程师用的手电筒,准备仔细检查一下那条可疑的线路。但王大爷始终不让他碰电箱,两人为此争执了很久。
"爸,如果真的有人用您家的电,您为什么不说?"
"没有的事。"
"张师傅都看出来了,那条线明显接到对门去了。"
"你听谁胡说八道?"
"爸,我是为了您好,万一出了安全事故怎么办?"
"用不着你操心。"
王大爷坐在藤椅上,搪瓷缸里的茶水已经凉了,但他还是一口一口地喝着。收音机里正在播放戏曲节目,咿咿呀呀的唱腔在房间里回荡。
"那您至少告诉我,为什么电费会这么高?"
"爱高不高。"
"爸,您这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这么高的电费,您的退休金够吗?"
王大爷突然站起来,搪瓷缸重重地放在茶几上,茶水溅出来一些:"够不够用不着你管!"
那天晚上,父子俩最终不欢而散。王磊走的时候看到父亲依然坐在藤椅上,背影显得格外苍老和固执。楼道里很安静,只有从各家门缝里透出来的光线,和偶尔传来的电视声音。
回到家里,王磊越想越不对劲。父亲的反应太反常了,如果真的只是线路老化的问题,为什么不让电工检查?而且那条接到对门的线路,到底是怎么回事?
妻子看他坐在沙发上发呆,关心地问道:"怎么了?爸那边有什么问题吗?"
"我怀疑有人在用他家的电。"
"谁?"
"可能是对门的周大爷。"
"为什么这么说?"
王磊把白天的发现告诉了妻子,包括那条可疑的线路,和父亲的反常反应。妻子听了之后也觉得奇怪。
"那你准备怎么办?"
"我想先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天晚上,王磊躺在床上想了很久。父亲如果真的在帮助邻居,为什么不直接说呢?而且这样私拉电线很危险,万一出事怎么办?他决定第二天再去找父亲谈一次,一定要把事情搞清楚。
凌晨两点多的时候,王磊被手机震动吵醒。他拿起手机一看,是父亲发来的短信,只有三个字:"快合闸。"
他立刻坐起来,看了看时间,凌晨两点十五分。父亲为什么这个时候发短信?而且什么叫"快合闸"?难道是电闸又跳了?
王磊想打电话询问,但又怕吵醒妻子和孩子。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穿上衣服,准备去父亲家看看。但当他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停下了脚步。
刚才和父亲闹得不愉快,这个时候过去合适吗?而且如果只是电闸跳了,父亲应该可以自己处理。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回到床上,但一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王磊给父亲打电话,但没人接。他又发了短信询问昨天晚上的事,但也没有回复。中午的时候他想去父亲家看看,但公司有个重要的会议,只能等下班后再去。
下午六点,王磊终于到了父亲家。他按门铃,里面传来拐杖敲地的声音,但比平时慢了很多。门开了,王大爷脸色苍白,眼圈发黑,显然一夜没睡好。
"爸,您怎么了?昨天晚上发短信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王大爷转身回到客厅,动作比平时更加缓慢。
"是不是电闸又跳了?"
"没有。"
"那为什么让我合闸?"
"你想多了。"
王磊看着父亲疲惫的样子,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对门真的在用他家的电,那么关掉电闸会对对门造成影响。父亲昨天晚上的短信,会不会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爸,您是在帮周大爷吗?"
王大爷端起搪瓷缸,手明显在发抖:"别瞎猜。"
"如果是这样,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
"没有的事。"
"爸,我昨天晚上把电闸关了,是不是影响到周大爷了?"
王大爷突然停下动作,搪瓷缸悬在半空中,茶水在里面轻微晃动。他看了王磊一眼,然后重新坐回藤椅上。
"你关电闸干什么?"
"我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在耗电。"
"以后别乱动。"王大爷的声音很轻,但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王磊这时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猜测。父亲确实在帮助周大爷,私拉了电线让对门用电。这解释了为什么电费会这么高,也解释了父亲为什么不让电工检查线路。
"爸,如果您真的在帮周大爷,我可以理解,但这样做太危险了。"
"什么危险?"
"私拉电线容易引起火灾,而且这么大的用电量,线路可能承受不了。"
"用了这么久都没事。"
"以前没事不代表以后没事。"王磊坐在沙发上,尽量让语气温和一些,"爸,您的好心我理解,但安全更重要。"
王大爷没有说话,他端起茶缸喝了一口,茶水已经完全凉了。收音机里正在播新闻,播音员的声音清晰而平静。
"要不这样,我来出周大爷的电费,您把那条线撤掉,让他家正常用电。"
"不用。"
"爸,您这样做,万一被供电局发现,是要罚款的。"
"发现不了。"
"而且您的身体也吃不消,您看您今天脸色多差。"
王大爷突然站起来,拐杖在地面重重地敲了一下:"你管好你自己就行了!"
那天晚上,王磊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想这件事。父亲的善良让他感动,但这种做法确实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他决定不能再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了,必须想个办法解决。
04
清晨七点的防盗门被砸得哐哐响,急促而有力,像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王磊从床上坐起来,看了看时间,这么早会是谁?他穿上拖鞋走到门口,从猫眼往外看,是两个穿制服的人。
"谁啊?"
"警察,有点事情要了解一下。"
王磊心里一惊,赶紧开门。两个警察站在门外,其中一个四十岁左右,国字脸,眼神犀利而温和。另一个年轻一些,手里拿着记录本。
"您是王磊先生吗?"国字脸的警察出示证件,"我是派出所的李警官。"
"是我,请问有什么事?"王磊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想到了父亲家的那些私拉电线,该不会是被举报了吧?
"王先生,您的邻居出事了。"李警官的语气很平静,但王磊听到"出事"这两个字,脚踝突然撞到门口的鞋柜上,钥匙串哗啦啦掉了一地。
"哪个邻居?"
"对门的周志强先生,今天凌晨五点过世了。"
王磊感觉脑子里嗡的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突然断掉了。他想到昨天父亲苍白的脸色,想到前天晚上那条短信,想到自己关掉的电闸。
"周大爷……怎么会……"他的声音开始发飘,"上周我还看见他在阳台上晒太阳。"
"法医初步鉴定是低温致死。"李警官往前走了半步,目光在王磊脸上停留了几秒,"我们想了解一下昨天晚上的情况。"
王磊的后背开始出冷汗,他想到了自己关掉的电闸,想到了父亲凌晨的短信。如果周大爷真的在用他家的电取暖,那么关掉电闸会不会就是导致老人死亡的原因?
"昨天晚上我在家睡觉,没有注意到什么异常情况。"
李警官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王磊看到那张纸条的瞬间,脸色大变......
"这是您贴在电箱上的吧?'什么时候说清楚,什么时候合闸'。"
王磊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他想起了前天和父亲的争执,当时一怎气之下确实在电箱上贴了这样一张纸条,但后来忘记撕掉了。
"我们查了供电记录,周先生家的电闸半年前就因为线路老化停用了。"李警官的声音依然平静,但每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在王磊心上,"但他床头的电热毯插线板,检测出了您家电表的电流残留。"
王磊感觉腿有些发软,他扶着门框站稳。这时里屋突然传来拐杖倒地的闷响,显然是父亲听到了对话内容。
"昨天晚上十点到今早五点,您家的总闸处于关闭状态。"李警官继续说道,"我们想知道,您为什么要关掉电闸?"
王磊张了张嘴,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如果说是为了查看用电量,那就等于承认知道有人在用他家的电。如果说是意外,又解释不了那张纸条上的内容。
"我……我只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在耗电。"
"您知道有人在用您家的电?"
"我怀疑过,但不确定。"
这时李警官的目光投向了卧室的方向,里面传来更衣的窸窣声:"王大爷,您凌晨三点去对门敲了七次门,为什么第五次的时候突然停了三分钟?"
王磊愣住了,父亲昨天晚上去敲过周大爷的门?而且敲了七次?
"监控拍到您在楼道窗台上掐灭了烟头,但我们在周先生门口没找到烟蒂。"李警官的声音穿透了卧室的门板,"王大爷,您是不是有什么要告诉我们的?"
卧室里安静了几秒钟,然后传来拐杖敲地的声音,比平时更加沉重。王大爷穿着灰色的中山装出现在门口,头发有些凌乱,眼中带着王磊从未见过的疲惫。
"是我接的电线。"老人的声音很轻,但在安静的房间里听得很清楚。
王磊感觉天旋地转,他一直怀疑父亲在帮助邻居,但当这个事实被确认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周大爷的死,很可能和自己关掉电闸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要这么做?"李警官问道。
"老周中风后行动不便,他儿子又不在身边。"王大爷拄着拐杖走到客厅,动作比平时更加缓慢,"线路老化需要维修,他舍不得花钱,就跟我借用一下。"
"借用多长时间了?"
"大概三个月。"
"您知道这样做的危险性吗?"
"知道。"王大爷坐在藤椅上,椅子发出吱呀的声响,"但总不能看着邻居受冻。"
李警官记录了一些内容,然后看向王磊:"王先生,您昨天晚上为什么关掉电闸?"
王磊的嘴唇有些发白:"我不知道会出人命。"
"但您怀疑有人在用您家的电?"
"是的。"
"为什么不直接问您父亲?"
"我问过,但他不说。"王磊看了父亲一眼,老人正低着头,双手紧握着拐杖的顶端。
"那您为什么要用关电闸的方式来确认?"
王磊说不出话来,他确实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在他看来,关掉电闸最多就是让人感到不便,但没想到会要了一个老人的命。
"王大爷,您昨天晚上去敲门的时候,周先生有回应吗?"李警官转向王大爷。
"前四次有,声音很小。"王大爷的声音开始发抖,"第五次没有声音了,我以为他睡着了,就在楼道里抽了根烟。"
"然后呢?"
"又敲了三次,还是没有反应。"王大爷用拐杖在地面画着圈,"我想可能是真的睡着了,就回家了。"
"您为什么不破门而入?"
"我……我怕打扰他休息。"
李警官没有再问什么,但王磊能感觉到,这件事远没有结束。周大爷的死看起来是意外,但如果深究起来,他和父亲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两个警察离开后,客厅里陷入了沉默。王大爷坐在藤椅上,王磊坐在沙发上,谁都没有说话。收音机还开着,但里面播放的音乐听起来格外刺耳。
"爸,您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王磊最终打破了沉默。
"说了又怎么样?"王大爷端起搪瓷缸,但里面已经没有茶水了。
"如果您早说,我就不会关电闸了。"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王磊想要说什么,但看到父亲颤抖的手,话又咽了回去。他知道父亲现在比他更难过,老人失去了一个相伴多年的邻居,而且这个邻居的死和他们有着直接的关系。
05
派出所的询问室很小,只有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墙上的时钟指向下午两点,秋天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地面上,形成一道道斑驳的光影。王大爷坐在椅子上,双手插在袖管里,整个人显得格外苍老。
"王大爷,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细节。"李警官坐在对面,语气温和但坚定,"请您仔细回忆一下,从什么时候开始帮助周先生的?"
王大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慢慢开口:"三个月前,老周的儿子来过一次,带了个电工要修电闸。"
"修电闸要多少钱?"
"三千块。"王大爷的声音很轻,"老周舍不得,说等等再修。"
"然后呢?"
"过了几天老周来找我,说想借个插线板临时用用。"王大爷用手擦了擦眼角,"他中风后左半边身子不能动,夜里经常抽筋,需要电热毯保暖。"
李警官记录着,偶尔抬头看看王大爷的表情。老人说话的时候眼神有些游移,显然对这件事很自责。
"您是怎么接的电线?"
"买了根五米长的延长线,从我家阳台拉到他家阳台。"王大爷详细描述了接线的过程,"我以前是钳工,这点活儿不难。"
"您知道这样做违法吗?"
"知道。"王大爷点点头,"但总不能看着邻居受罪。"
"为什么不让您儿子知道?"
"怕他多想。"王大爷看了看墙上的时钟,"而且老周也不愿意让外人知道,说怕他儿子知道了又来闹。"
李警官翻了翻记录本:"您儿子什么时候开始怀疑的?"
"上个月电费单来了,一千多块。"王大爷的回答很简单,"他问了好几次,我都没说。"
"为什么不说?"
"说了他肯定不同意。"
"那您有没有考虑过安全问题?"
"考虑过。"王大爷用拐杖在地面敲了一下,"但我检查过线路,应该没问题。"
李警官合上记录本,看着王大爷说道:"王大爷,我理解您的善意,但这种做法确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如果周先生真的需要帮助,有很多正当的途径。"
"我知道。"王大爷的声音更加微弱了,"我只是想……"
"想什么?"
"想让他过得舒服一点。"王大爷突然哽咽了,"我们做了二十多年的邻居,他帮过我很多忙。"
李警官没有再说什么,让王大爷休息了一会儿。下午三点的时候,王磊也被叫到了派出所。他坐在另一个询问室里,回答着类似的问题。
"王先生,您什么时候确定有人在用您家的电?"
"前天,电工检查线路的时候。"王磊如实回答,"但我父亲不让他继续检查。"
"您当时是什么想法?"
"我想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王磊的手心出了汗,"但我真的没想到会出人命。"
"您在电箱上贴纸条是什么意思?"
"我想逼我父亲说出真相。"王磊觉得自己的回答听起来很愚蠢,"我以为关掉电闸,用电的人就会找上门来。"
"您没有想到可能是需要帮助的邻居?"
王磊沉默了。他确实想过可能是周大爷,但当时更多的是愤怒,愤怒父亲的固执和隐瞒。他没有考虑过关掉电闸会给一个中风老人带来什么后果。
"王先生,您父亲向您发短信的时候,您为什么没有立即去合闸?"
这个问题让王磊无法回答。他想到了当时的犹豫,想到了自己对父亲的赌气,想到了那种"我就要看看到底是谁"的固执。
"我……我以为只是普通的跳闸。"
"但您父亲明确说了'快合闸',这表明很紧急。"
"我当时在生气。"王磊终于承认了这个让他羞愧的事实,"我和我父亲吵了架,所以……"
"所以您想让他尝尝关电的后果?"
王磊点点头,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他没想到自己的赌气会害死一个无辜的老人,一个需要帮助的邻居。
询问结束后,王磊在派出所的走廊里见到了父亲。老人坐在长椅上,背靠着墙,眼神空洞地看着前方。看到儿子出来,他缓缓站起身,拄着拐杖走了过来。
"走吧。"王大爷的声音很轻。
"爸,我……"
"回家再说。"
父子俩走出派出所,秋天的夕阳西下,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街上的行人匆匆忙忙,没人注意到两个神情疲惫的老少。
回到家里,王大爷坐在藤椅上,端起搪瓷缸想喝茶,但里面已经空了。王磊想去给父亲倒茶,但被阻止了。
"不用。"
"爸,这件事……"
"不用说了。"王大爷看着窗外,夕阳已经完全落下,天色开始暗下来,"该说的都说了。"
"那接下来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王磊想要安慰父亲,但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知道父亲现在很难过,不仅仅是因为邻居的死,更是因为自己的善意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爸,您不要太自责,您的出发点是好的。"
"好的出发点也害死了人。"王大爷终于看向儿子,眼中有着深深的疲惫,"而且如果不是你关电闸……"
"爸,别这么说。"王磊打断了父亲的话,"这件事我也有责任。"
"你有什么责任?"
"如果我不那么固执,如果我早点听您的话,如果我收到短信就马上过来……"
王大爷摆摆手:"现在说这些没用了。"
那天晚上,两人都没怎么吃饭。王磊想留下来陪父亲,但被拒绝了。他临走的时候,看到父亲还坐在藤椅上,搪瓷缸放在茶几上,里面依然是空的。
回到家里,王磊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妻子听后很震惊,但更多的是同情。
"你父亲是好心,但方法确实不对。"
"我知道,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那个老人的儿子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不知道,可能会起诉我们。"
"如果真的起诉,我们就积极配合,该承担的责任一定承担。"妻子拍拍王磊的肩膀,"但这件事你也不要太自责,你当时确实不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
王磊点点头,但心里的愧疚并没有减轻。他想到了周大爷,那个曾经经常和父亲一起下棋聊天的老人,现在却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失去了生命。
06
法医鉴定报告在一周后出来了,结果证实了李警官之前的判断:周志强死于低温致死,时间是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报告还显示,如果电热毯正常工作,老人或许能够撑到天亮。
王磊拿到报告的时候,手都在发抖。这份冷冰冰的医学报告,清楚地记录了一个生命的消逝,也记录了他不可推卸的责任。
回到父亲家,王磊发现老人正坐在阳台上,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在上面写着什么。看到儿子进来,王大爷合上本子,放在了茶几上。
"爸,您在写什么?"
"没什么。"
王磊拿起本子看了一眼,发现里面记录的都是一些数字和日期。翻到最后一页,他看到了这样一行字:"老周说电热毯开低温档,每晚一度电。"
下面还有一些计算,显然是在计算用电量和电费。最后的结果是:三个月总共用电270度,电费大约162元。但实际的电费却高达五千多元,这意味着父亲家的其他电器也在超负荷运转。
"爸,您为什么要把所有的灯都开着?"
"怕他冷。"王大爷的回答很简单,"他说有光就不会觉得那么冷。"
王磊这才明白,父亲不仅私拉电线给周大爷的电热毯供电,还把自己家的所有电器都开着,希望能够传递一些温暖给邻居。这种朴素的想法让王磊既感动又心痛。
"那空调呢?"
"他房间朝北,比较冷。"王大爷指了指对门的方向,"我想如果我这边温度高一点,可能对面也会暖和一些。"
王磊突然意识到,父亲的所作所为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私拉电线,而是一个老人用自己的方式,尽力帮助另一个老人。虽然方法不当,但用心良苦。
"爸,您为什么不告诉我?我可以帮助您想其他办法。"
"什么办法?"王大爷看了儿子一眼,"给他钱修电闸?他不会要的。找人照顾他?他儿子都不管,外人更不行。"
"那至少可以找社区,或者民政部门。"
"你觉得他们会管这种事?"王大爷摇摇头,"老周是个要面子的人,不愿意让外人知道他的困难。"
王磊说不出话来。他知道父亲说得对,像周大爷这样的老人,确实很难接受外界的帮助。而且即使有相关部门介入,能够提供的帮助也很有限。
那天下午,王磊去了一趟周大爷家,帮忙整理遗物。周大爷的儿子已经从外地赶回来,正在客厅里收拾东西。他看到王磊进来,神情有些复杂。
"王先生,我听说了这件事。"
"周先生,我很抱歉……"
"不用道歉。"周大爷的儿子摆摆手,"我父亲的事情,我作为儿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王磊没想到对方会这么说,他以为会面临指责或者起诉。
"我常年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看望父亲。"周先生继续说道,"如果不是王大爷照顾,我父亲这三个月会更难过。"
"但是……"
"我知道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虽然方法不当,但我不会追究责任。"周先生拿起客厅茶几上的一个搪瓷缸,"这是王大爷给我父亲的,说两个人可以一起喝茶聊天。"
王磊看到那个搪瓷缸和父亲的一模一样,心里涌起一阵酸楚。两个孤独的老人,用这种方式相伴相守,却因为自己的冲动而阴阳两隔。
"王大爷还经常给我父亲送饭菜,"周先生继续说道,"我父亲行动不便,有时候连做饭都困难。"
"我不知道还有这些事。"
"王大爷是个好人,这一点毫无疑问。"周先生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我不会追究这件事,但希望你们能吸取教训。"
王磊点点头,目送周先生离开。房间里现在只剩下一些简单的家具,显得格外空旷。他想到了那些夜晚,周大爷一个人躺在床上,靠着电热毯的微弱温暖度过寒冷的夜晚。
回到父亲家,王磊把周先生的话转达给了父亲。王大爷听了之后,眼圈有些红。
"老周是个好人。"他喃喃地说道,"我们认识二十多年了,从来没有红过脸。"
"爸,您也是好人。"
"好人?"王大爷苦笑了一下,"好人会害死邻居吗?"
"您是想帮他,这和害他不是一回事。"
"结果是一样的。"王大爷端起搪瓷缸,里面的茶水已经凉透了,"如果我不接那根线,如果我劝他去住养老院,如果我……"
"爸,不要再说如果了。"王磊打断了父亲的话,"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只能面对现实。"
"怎么面对?"
"首先要接受这个教训,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要用正当的方式解决。"
"还有以后吗?"王大爷看着窗外,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我现在每天晚上都想起老周,想起他最后那几个小时……"
王磊不知道该怎么安慰父亲。他知道这件事对老人的打击很大,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朋友,更是对自己行为的深深自责。
"爸,我们都要学会原谅自己。"
"谈何容易。"
那天晚上,王磊在父亲家住了一夜。他担心老人会想不开,但更多的是想陪伴父亲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半夜的时候,他听到父亲房间里传来轻微的敲击声,很有节奏,三下,停顿,再两下。
第二天早晨,王磊问父亲昨晚在做什么。
"没做什么。"王大爷回答得很简单。
但王磊已经猜到了,父亲在用拐杖敲墙,那是他和周大爷约定的暗号。即使知道对面不会再有回应,老人还是保持着这个习惯,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朋友还在身边。
07
一个月后,王磊重新给父亲家的电路进行了规范改造。他请来了专业的电工,把所有的线路都重新梳理了一遍,该修的修,该换的换。在周大爷房间的电闸旁,他装了一个新的漏电保护器,虽然房间里已经没有人住了。
"为什么要给空房子装这个?"电工有些不解。
"以防万一。"王磊没有详细解释,但他知道这是父亲的意思。虽然周大爷已经去世了,但老人希望那个房间能够正常供电,就像有人还住在那里一样。
改造完成后,王磊的电费恢复了正常,每月两百元左右。但王大爷依然保持着一些奇怪的习惯,比如晚上会把客厅的灯都开着,比如每天早晚都会去敲对门的门。
"爸,那边已经没人住了。"
"我知道。"王大爷的回答依然简单,但动作没有停止。
邻居们都知道这件事,有些人会在背后议论,但大多数人对王大爷的行为表示理解。毕竟失去一个相伴多年的邻居,对于一个孤独的老人来说,确实是很大的打击。
秋去冬来,王磊每个周末都会来看父亲。他发现老人变得更加沉默了,大部分时间都坐在藤椅上听收音机,或者看着窗外发呆。那个搪瓷缸依然放在茶几上,但里面经常是空的。
"爸,您要多喝水。"
"不渴。"
"那也要按时吃药。"
"吃了。"
王磊检查了一下药盒,发现确实是按时服用的。但他能感觉到父亲的精神状态不太好,整个人显得萎靡不振。
十二月的一个雪夜,王磊接到父亲的电话。
"你能过来一下吗?"
"怎么了爸?"
"没什么大事,就是想让你过来一下。"
王磊立刻驱车赶往父亲家,路上雪下得很大,能见度很低。到了小区楼下,他抬头看向四楼的窗户,发现父亲正站在阳台上,手里拿着一个手电筒。
"爸,您在阳台上做什么?"王磊上楼后问道。
"没做什么。"王大爷从阳台走回客厅,手电筒还在手里。
"这么晚了,您拿手电筒干什么?"
"照照路。"
王磊觉得有些奇怪,但没有多问。他陪父亲聊了一会儿天,主要是关于天气和健康的话题。临走的时候,王磊再次看到父亲走向阳台,手里还是拿着那个手电筒。
回到楼下,王磊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他看到父亲举着手电筒朝对门的窗户晃了三下,然后停顿了一会儿,又晃了两下。这个动作重复了几次,直到王磊上车离开。
路上王磊一直在想这件事,突然明白了父亲的用意。那是他和周大爷约定的暗号,三下,停顿,再两下。虽然对面不会再有回应,但父亲依然在用这种方式和老朋友"对话"。
第二天晚上,王磊又去了父亲家。这次他没有按门铃,而是直接用钥匙开门。房间里很安静,父亲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那个手电筒。
"爸,您又在照对面?"
王大爷有些尴尬,放下了手电筒:"没有。"
"爸,我都看见了。"王磊坐在沙发上,"您是在和周大爷说话吗?"
王大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我想他了。"
"我理解。"王磊的声音很轻,"但您这样做,对身体不好。"
"没关系。"
"而且周大爷如果在天上看到您这样,也会担心的。"
"你觉得他能看到吗?"王大爷突然问道,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我觉得能。"王磊点点头,"如果真的有天堂,周大爷一定在那里看着您。"
"那就好。"王大爷重新端起搪瓷缸,里面有半缸温茶,"我想告诉他,我一直记得他。"
王磊鼻子一酸,差点掉下眼泪。他想到了那些高额的电费单,想到了父亲偷偷接的电线,想到了那些用心良苦的温暖。这些数字和行为的背后,原来都是老人用沉默守护的友谊。
"爸,我觉得周大爷知道您记得他。"
"你觉得呢?"
"我确定。"王磊站起来,拍了拍父亲的肩膀,"因为真正的友谊是不会因为死亡而结束的。"
那天晚上,王磊在父亲家住了一夜。半夜的时候,他听到父亲又去了阳台,听到手电筒的开关声,还有轻微的脚步声。但这一次,他没有阻止,因为他知道这是父亲怀念朋友的方式,也是他内心获得平静的方式。
08
春天来临的时候,周大爷的房子被他儿子卖掉了,搬来了一家年轻的夫妇。王大爷开始和新邻居打招呼,偶尔还会送一些自己做的小菜过去。他依然会在晚上站在阳台上,但不再用手电筒照对面了。
"爸,您放下了?"王磊问道。
"没有放下。"王大爷摇摇头,"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记住他。"
"什么方式?"
"做一些他喜欢做的事,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王大爷指了指新邻居家,"那家的孩子才三岁,晚上经常哭,我想他们可能需要一些帮助。"
王磊点点头,他知道父亲已经从那件事的阴霾中走出来了。虽然愧疚和怀念会伴随一生,但老人已经学会了用更好的方式处理这些情感。
那个搪瓷缸还在茶几上,里面重新有了温热的茶水。收音机里播放着评书,茶香在房间里弥漫。王大爷坐在藤椅上,偶尔会朝对门看一眼,但眼神已经不再痛苦,而是带着一种平静的怀念。
从那以后,王磊经常会在周末带着妻子和孩子来看父亲。每次来,他都会注意到父亲脸上的变化。虽然苍老依然在那里,但那种绝望和自责正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静。
而在某个雨夜,当王磊再次看到父亲站在阳台上时,他发现老人不再是一个人面对夜空,而是在给花盆浇水。阳台上多了几盆绿植,在夜灯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爸,您什么时候买的花?"
"上周。"王大爷放下水壶,"老周生前喜欢养花,我想替他继续养下去。"
王磊没有说话正规配资平台app,但心里明白这是父亲找到的新的怀念方式。那些高额电费单上的数字早已成为过去,但它们所代表的温暖和友谊,却以一种新的形式延续下去。
发布于:河南省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登录入口--专业配资服务,操作便捷!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