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淡马锡中国区主席吴亦兵:双轮驱动下的中国投资与并购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娜娜 上海报道
11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如期开幕。本次大会是上交所连续第七年举办这一国际盛事,以“价值引领 开放赋能——国际资本投资并购新机遇”为主题。
大会期间,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领导以及知名国际投资机构高层、境内外金融机构代表等,围绕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中国市场投资并购机遇、价值投资理念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作为上交所精心打造的国际交流平台,国际投资者大会持续为外资机构搭建沟通桥梁,助力外资机构与境内监管机构、交易所、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等各方主体展开交流,共同把握投资并购新机遇。
在上午的外资高管视角发言环节,淡马锡中国区主席吴亦兵发表了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淡马锡在中国20年来的投资脉络、当前宏观环境下市场的韧性以及正在形成的“创新与并购双轮驱动”新格局。
吴亦兵首先回顾了淡马锡与中国市场共同走过的二十年。自上世纪90年代起,淡马锡的投资组合公司已开始参与中国城镇化进程。2004年,淡马锡正式启动在华直接投资,逐步将中国打造为其全球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中国已成为淡马锡国际投资版图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占其全球总资产的18%。
“过去2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跨越。”吴亦兵指出,淡马锡的投资主线始终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与资本市场深化同频共振。淡马锡在全球确立的四大投资主题——数字化进程、可持续生活、未来新消费、更长的寿命——在中国市场得到全面落地与延伸。近年来,淡马锡持续聚焦新经济领域,包括数字化与智能化、新能源与绿色科技、生命科学等,这些赛道不仅具备高成长潜力,也代表了中国经济的未来方向。
在投资策略上,淡马锡也日益多元化,覆盖公开市场投资、私募股权、特殊交易、基金及战略合作等多维度,从资本、市场、产业协同等多个维度,深度参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作为长期投资者,淡马锡始终关注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与政策导向。”吴亦兵继续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全球供应链重塑,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这得益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积极协调,形成从“稳增长”到“促创新”的系统性政策组合拳。
在供给端,政府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与行业反内卷,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领域集中;在需求端,针对性消费刺激与投资激励政策有效稳定内需;在创新端,对企业研发与核心技术突破的长期支持不断强化。“中国正以更加平衡、可持续的方式追求增长,以创新驱动未来。”吴亦兵强调,政策的确定性与产业升级为中长期投资提供了坚实基础。
他也观察到,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重新关注中国市场,认可其迸发出的经济活力与投资价值。
在演讲的核心部分,吴亦兵重点阐述了当前中国投资并购市场的“双轮驱动”现象。
一方面,随着部分行业步入成熟期,一批基本面稳健、现金流充足的企业进入并购黄金窗口。通过行业整合,头部企业得以进一步夯实能力、优化结构,实现从“强”到“更强”的飞轮效应。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功能。”吴亦兵指出,参考成熟市场经验,并购不仅助力产业集中度提升,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市场化退出与价值再发现的通道。
另一方面,中国独特的供需迭代生态形成了强大的“创新飞轮效应”,催生出一批快速成长的世界级企业。
在需求侧,中国拥有统一、庞大且数字化程度极高的全国市场,消费者反馈及时、数据高频、触达直接,使企业能够低成本快速试错、精准迭代。在供给侧,中国完善灵活的产业链与高效的工程化能力,使从研发到量产的周期大幅缩短。“推动飞轮循环的关键是研发的迭代速度,在中国,需求洞察、工程开发与生产制造几乎同步发生,”吴亦兵表示,“这是全球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此外,结构性趋势也在推动并购市场成熟化发展,如初代企业家或战略投资者因传承考虑寻求控股权转让、跨国企业因全球战略调整为中国业务寻找更好的合作伙伴等,均为投资者带来高质量的资产并购机会。
展望未来,吴亦兵表示,淡马锡将继续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价值资本”为理念,构建富有韧性与前瞻性的在华投资组合。作为长期投资者,淡马锡将持续关注符合四大投资主题的领域。国际投资者能够借助全球资源,推动被并购企业在运营提效、治理创新与国际化方面实现持续的能力迭代。
“我们期待与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及各方合作伙伴一道配资咨询平台,让资本成为创新的推进器,让创新成为创造价值的源泉。”吴亦兵在演讲结尾如是说。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登录入口--专业配资服务,操作便捷!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