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保时捷4S店里配资咨询平台,销售对着一位犹豫的客户苦笑:现在订Macan,裸车35.8万,送三年保养。 三年前,这款车还需加价30万排队提车。曾经用鼻孔看人的保时捷,如今竟和国产新能源车比性价比。
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销售利润仅4000万欧元,同比暴跌99%,第三季度直接亏损9.66亿欧元。而曾经贡献超三分之一销量的中国市场,前三季度销量仅3.2万辆,同比再跌26%,较2021年巅峰时期的9.57万辆缩水近三分之二。 利润暴跌表面是电动化转型的“学费”,实则隐藏着更残酷的真相:保时捷的燃油车印钞机,卡宴和Macan,被华为、理想、蔚来精准“肢解”了。
保时捷的崩盘,像一场早有预谋的“围猎”。2025年刚出炉的三季报显示,其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40亿欧元跌至4000万欧元,暴跌99%。德国总部将原因归结为电动化转型的阵痛:终止电池自产计划计提27亿欧元损失,推迟纯电平台又花掉18亿欧元。但真正致命的,是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的基本盘被连根拔起。
中国市场曾是保时捷的“黄金奶源”。2021年,保时捷在华销量达9.57万辆,占全球份额30%,连续8年稳居其最大单一市场。 但到了2025年前三季度,这一数字骤降至3.2万辆,份额缩水至15%。 曾经的红柱黄瓦长安街门店,如今门可罗雀。
崩盘的起点,是保时捷“跑车撑逼格,SUV赚大钱”商业模式的失效。 保时捷靠911维持品牌光环,靠卡宴和Macan贡献超70%的利润。 但问界M9的出现,直接切走了保时捷的“土豪”客群。 一位汽车博主透露:“问界M9的车主画像和卡宴高度重合,都是老板、高管、创业者。 但华为车机流畅度远超保时捷,智驾系统还能全国开通,保时捷的选装ACC却要加价3万。 ”
理想L9用“冰箱彩电大沙发”精准狙击家庭用户,蔚来靠换电体系和智能化体验抢走年轻精英。 一位从卡宴转投理想L9的私企老板说:“现在经济下行,换不起百万豪车,买台理想既能说‘回归家庭’,又不丢面子。”更讽刺的是,小米SU7 Ultra以911四分之一的价格,实现了1.98秒的百公里加速,直接瓦解了保时捷的性能溢价。
当国产新势力采用直营模式灵活调价时,保时捷仍强迫经销商压库燃油车。 一位华东经销商算过账:每卖一辆Macan净亏10万元,但不卖则损失品牌授权资格。二手市场上,2021年落地150万的Panamera如今仅值60万,三年贬值百万。 保值神话破灭,消费者购买豪车的“投资心理”彻底消失。
保时捷车机系统沿用欧洲逻辑,导航体验滞后,而蔚来2024款车型算力高达1016TOPS,语音点咖啡、城市领航驾驶已成标配。 Z世代购车时,“智能座舱体验”权重达47%,远超“品牌历史”的13%。 一位用户直言:“当问界M9实现城市智驾时,保时捷的车机还在经历45秒冷启动。 ”
保时捷试图自救:更换中国区负责人、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计划缩减经销商网络至100家。 但2025年前三季度,其全球销量仍下滑6%,北美市场取代中国成为新支柱。 保时捷CEO奥博穆承认:“中国正在经历结构性变化,而我们的电动汽车发展速度比几年前预期的要慢。 ”
这场溃败并非孤例。奔驰第三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2%,宝马也下调2025年业绩预期。但保时捷的崩塌尤为惨烈。它曾站在豪华车鄙视链顶端配资咨询平台,如今却被国产品牌用“技术平权”击穿溢价壁垒。 一位经销商感叹:“现在不是BBA、保时捷定规矩了,是华为、理想、蔚来定规矩了。 ”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登录入口--专业配资服务,操作便捷!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