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部队新闻》披露,2025年11月4日,乌克兰正在对雷鸟(Raybird)无人机进行升级,以取代英国陆军目前状况欠佳的“守望者”(Watchkeeper)。官方称,雷鸟可为旨在实现陆军“乌鸦计划”(一项新的陆地战术深度侦察需求)的部署,贡献约35万小时的战斗飞行时间和最长可达28小时的续航能力。《Fores News》报道称,Watchkeeper预计将于2027年退役,这一时间表为采用现成、经济且可快速部署的战术情报、监视与侦察(ISR)平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Raybird为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弹射式固定翼无人机,通常以两机一组的系统模式运作。该机通过降落伞与安全气囊回收,避免对跑道的依赖,从而显著压缩了分散作业时的后勤负担。Skyeton给出的参数显示,其翼展在2.96米至4.2米之间,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3公斤,巡航速度接近110公里/小时,操作升限约为5500米,数据链距离超过200公里,续航时间标称超过28小时。机体采用模块化托架设计,可快速装配 EO/IR 万向节摄像头、轻型合成孔径雷达(SAR)、高分辨率测绘相机和精密激光指示器,声称可在一分钟内完成热插拔,并能在约25分钟内完成整套系统的组装。
在系统设计上,Raybird偏向战争环境下的实战化选择。Skyeton特别强调其对电子战的抗干扰能力,目标是在数十万小时的部署中将损耗率控制在10%以下,并提供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受限或失效时仍能运行的自主模式。配套的紧凑地面控制站、具高增益的加密定向数据链路,以及支持多频GNSS的受控接收方向图天线,使操作员能够在远离前沿作战线的位置保持对平台的积极控制。实际作战概念中,三机编组可以交替覆盖区域,实现对师级正面的全天候视野、为炮兵提供激光指示,并能迅速重定位以减少信号暴露,从而在俄罗斯式干扰与反炮兵压力下提高生存能力。
展开剩余60%对英国而言,这些特性与其所谓的“Corvus”需求高度契合。英国政府的采购通知要求新无人机系统能够满足陆地战术深度发现、提供24小时连续监视、确保与盟军网络之间的数据共享,并能在导航卫星受限的有争议环境中生存。预计总计约1.3亿英镑的采购计划将于2026年启动,重点青睐现成、占地小、易部署的系统。英乌合资企业 Skyeton Prevail Solutions 已宣布将在英国普利茅斯建设生产线,以支持Corvus项目及盟国需求。英国陆军认可组织已向合资公司与国防部索要详尽的时间表、英国本地工作份额、频谱批准以及适航性路径等信息。
与Watchkeeper的对比凸显出二者在使用理念与后勤要求上的差异。Watchkeeper WK450 源自 Hermes 450,由位于莱斯特的泰雷兹 U-TacS 制造,是一款更大、需跑道支援的飞机,典型续航约14至16小时,有效载荷量在150公斤级,传感器配置包括 I-Master SAR/MTI 与 EO/IR 转塔。虽然Watchkeeper在有效载荷方面更为出色,但其对固定地面设施、人力与保障重量的依赖更重。Watchkeeper目前计划于2027年3月退役,其漫长且问题频出的服役历程凸显了在陆地战术范围内依赖重型基础设施来运作精密ISR所带来的风险。相比之下,Raybird以更低的成本,在有限基础设施下用较大的传感器容量换取更强的覆盖能力与持续性,将更多“眼睛”和激光指示器送上战场。
Raybird把“战场可信度”作为宣传的核心。厂方宣称其平台已累计超过350,000小时的战斗飞行时间,反映出在敌对火力环境下的持续使用经验;Skyeton还表示,在战争情形下单次任务的生存率超过90%,且每架飞机的飞行次数可达200次。来自以英国为中心的报道与业内声音普遍从乌克兰的实战中汲取教训,认为西方的无人机编队必须在真实的电子攻击环境下进行迭代升级,否则其效用将大打折扣。随着欧洲与美国军队关注乌克兰部队如何将小型、长航时的情监侦平台与火炮和电子战能力结合,以具有可持续成本的方式发挥作用,这一观点正在获得更多重视。
总体来看,Raybird的特性与英国向分散化、可消耗式陆地情监侦方向转变的战略相吻合。如果把“乌鸦”计划看作强调耐力、低信号面、对基础设施依赖低和强抗扰性的方案最靠谱股票配资平台,那么英国制造或许可在短期内通过雷鸟类平台得到一条可行路径;与此同时,陆军仍将决定在部队中部署更重型、围绕搜寻与救援等任务设计的传感系统。这既是乌克兰战场传授的教训,也是伦敦目前正在检验和实施的实践。
发布于:天津市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官网登录入口--专业配资服务,操作便捷!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